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方法
依据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E.0.1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和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 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 2 对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
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检验方法
依据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D.0.1 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方式和取样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同条件养护试件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 施工等各方共同选定; 2 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 3 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留置的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工程...
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方法
依据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C.0.1 预制构件结构性能试验条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构件应在0 以上的温度中进行试验; 2 蒸汽养护后的构件应在冷却至常温后进行试验; 3 构件在试验前应量测其实际尺寸,并检查构件表面所有的缺陷和裂缝,应在构件上标出; 4 试验用的加荷设备及量测仪表应预先进行标定或校准...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应如何计算
依据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B.0.1 当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大于25%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表B.0.1 的规定 表B.0.1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 钢筋类型 ...
当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如何处理
依据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10.2.3 当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 1 经返工返修或更换构件部件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 2 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 3 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并确认仍可满足...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验收应提供哪些文件和记录
依据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10.2.1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时应提供下列文件和记录: 1 设计变更文件; 2 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和进场复验报告; 3 钢筋接头的试验报告; 4 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 5 混凝土试件的性能试验报告; 6 装配式结构预制构件的合格证和安装验收记录; 7 预应力筋用...
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主要检验内容有哪些
依据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9.3.1 预制构件应按标准图或设计要求的试验参数及检验指标进行结构性能检验。 检验内容:钢筋混凝土构件和允许出现裂缝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进行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检验;不允许出现裂缝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进行承载力、挠度和抗裂检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的非预应力杆件按钢筋混凝土构件...
混凝土浇筑后混凝土养护时间和养护方法、混凝土养护措施
依据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7.4.7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 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o:p> 2 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
混凝土强度试件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依据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7.4.1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拌制100 盘且不超过100m3 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
混凝土用的粗骨料最大颗粒粒径不应超过多少
依据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1 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 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 2 对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 ,且不得超过40mm。</o:p>
混凝土用水泥进场验收要求和进场复检取样、验收要求
依据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7.2.1 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 等的规定。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
混凝土强度用的混凝土试件的尺寸及强度的尺寸换算系数
依据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7.1.2 检验评定混凝土强度用的混凝土试件的尺寸及强度的尺寸换算系数应按表7.1.2 取用,其标准成型方法、标准养护条件及强度试验方法应符合普通混凝土力学。 表7.1.2 混凝土试件尺寸及强度的尺寸换算系数 骨料最大粒径(mm) 试件尺寸(m...
预应力灌浆用水泥浆试块制作要求及试块强度评定方法
依据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6.5.5 灌浆用水泥浆的抗压强度不应小于30N/mm2。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留置一组边长为70.7mm 的立方体试件。 检验方法:检查水泥浆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注: 1 一组试件由6个试件组成,试件应标准养护28d; &nb...
预应力工程灌浆用水泥浆的水灰比要求和水泥浆强度要求
依据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6.5.4 灌浆用水泥浆的水灰比不应大于0.45 ,搅拌后3h泌水率不宜大于2% ,且不应大于3%, 泌水应能在24h 内,全部重新被水泥浆吸收。 6.5.5 灌浆用水泥浆的抗压强度不应小于30N/mm2。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留置一组边长为70.7mm 的立方体试件。 检验方...
后张法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部分长度要求和切割要求
依据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6.5.3 后张法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部分宜采用机械方法切割,其外露长度不宜小于预应力筋直径的1.5倍,且不宜小于30mm。
预应力工程锚具的封闭保护要求
依据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6.5.2 锚具的封闭保护,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取防止锚具腐蚀和遭受机械损伤的有效措施; 2 凸出式锚固端锚具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3 外露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处于正常环境时不应小于20mm ,处于易受腐
锚固阶段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缩量限值
依据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锚 具 类 别 内缩量限值(mm) 支承式锚具(镦头锚具等) 螺帽缝隙 1 每块后加垫板的缝隙 1 锥塞式锚具 ...
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断裂或滑脱后应如何处理
依据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6.4.4 张拉过程中应避免预应力筋断裂或滑脱,当发生断裂或滑脱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 对后张法预应力结构构件,断裂或滑脱的数量严禁超过同一截面预应力筋总根数的3% ,且每束钢丝不得超过一根;对多跨双向连续板,其同一截面应按每跨计算; 2 对先张法预应力构件,在浇筑混凝土...
预应力筋的实际伸长值与设计计算理论伸长值的相对允许偏差多少。
依据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5 当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校核预应力筋的伸长值。实际伸长值与设计计算理论伸长值的相对允许偏差为6%。
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实际建立的预应力值与工程设计规定检验值的相对允许偏差多少
依据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6.4.3 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实际建立的预应力值与工程设计规定检验值的相对允许偏差为5%。 检查数量:对先张法施工,每工作班抽查预应力筋总数的1% ,且不少于3 根;对后张法施工在同一检验批内,抽查预应力筋总数的3% ,且不少于5 束。 检验方法:对先张法施工,检查预应力筋应...
预应力筋的张拉力、张拉或放张顺序及张拉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
依据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6.4.2 预应力筋的张拉力、张拉或放张顺序及张拉工艺应符合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施工需要超张拉时,最大张拉应力不应大于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的规定; 2 张拉工艺应能保证同一束中各根预应力筋的应力均匀一致; 3 后...
预应力筋张拉或放张时对混凝土强度的要求
依据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6.4.1 预应力筋张拉或放张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5%。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铺设除应符合下列要求
依据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6.3.8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铺设除应符合本规范第6.3.7 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定位应牢固,浇筑混凝土时不应出现移位和变形; 2 端部的预埋锚垫板应垂直于预应力筋; 3 内埋式固定端垫板不应重叠,锚具与垫板应贴紧; 4 无粘结预应力筋成束布置时...
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筋预留孔道的规格、数量、位置和形状除应符合下列规定
依据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6.3.6 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筋预留孔道的规格、数量、位置和形状除应符合设计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留孔道的定位应牢固,浇筑混凝土时不应出现移位和变形; 2 孔道应平顺,端部的预埋锚垫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线; 3 成孔用管道应密封良好,接头应严密且不得漏浆; 4 灌浆孔...
预应力筋端部锚具的制作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依据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6.3.5 预应力筋端部锚具的制作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挤压锚具制作时压力表油压应符合操作说明书的规定,挤压后预应力筋外端应露出挤压套筒1-5mm; 2 钢绞线压花锚成形时,表面应清洁、无油污、梨形头尺寸和直线段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 钢丝镦头的强度不得低于钢丝强度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