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测量放线

1.1.1  测量准备

    与建设单位办理测量定位的交接手续,并填写“施工测量控制记录”作为施工测量放线的依据。复核检校城市规划部门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和水准点,确认无误方可依此引测测量控制网。

    进行测量仪器的检定和配备,保证所有仪器设备都处于正常高效运行状态。准备测量资料和表格。

1.1.2  平面轴线控制网的布设

    根据工程特点和建设单位所提供的控制依据,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决定建立二级矩形控制网。本着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布设测量控制网。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控制点,经复核检查后,利用经纬仪进行平面轴线的布设。在现场外围建筑物上且通视良好的位置设置轴线控制方向线,同时在围墙上用红油漆做好显著标记。在施工全过程中,必须对轴线控制方向线妥善保护。根据施工需要,依据主轴线进行轴线加密和细部放线,形成平面控制网。施工过程中定期复查控制网的轴线,确保测量精度。

1.1.3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根据城市规划部门提供的高程控制点,用精密水准仪进行闭合检查,布设一套高程控制网。场区内至少引测三个水准点,点间距离控制在5m左右,以此测设出建筑物高程控制网,闭合差控制在3mm以内。标高引测和场地方格网,均报请监理工程师确认。

    建筑物平面、高程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等级:Ⅱ级                    测距相对中误差:1/20000

测角中误差()5              测站测定高差中误差(mm):1

起始与施工测定高程中误差(mm):6

    所用仪器类型及要求:测角和量距均用经纬仪及钢卷尺进行,要求测角精度高于2",量距精度为3mm+3×Dppm,且所有实用的仪器必须经过有资质的计量检测单位检测合格。

1.1.4  各阶段的施工测量

1.1.4.1  地下室施工测量

    地下室施工阶段测量工作的重点为基础轴线和底板标高的控制。采用外控法进行基础平面轴线的控制,利用基坑上轴线控制方向线,向基坑内投测各条轴线。标高传递用钢尺配合水准仪将标高传递到基坑内,同一水平面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3个,并作相互校核,闭合差不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的标高基准点,用红色三角作标志,并标明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

1.1.4.2   地上结构施工测量

    地上部分采用内控法进行平面轴线的控制,利用激光垂准仪进行竖向投点。在地下室顶板通视条件良好、便于观测控制的位置布设控制点。各点位预埋200×200×10钢板,钢板上刻画“十”字丝以精确定位。从二层开始,每层各点位预留200×200洞口,以便激光通过。将控制点位用激光投测到施工层后,先复核距离和角度,确认无误后即可进行主轴线的引测。

    标高传递采用50m钢卷尺沿外架向上传递,每层至少传递3个水准点以便相互校核,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3mm

1.1.4.3   装饰装修阶段施工测量

    室内1000标高控制线:校核结构施工时墙柱上的1000线,误差在±3mm之内,取平均值,引测到内隔墙上,所有墙柱上的1000线作为门窗洞口、专业管线、地面等高度的控制基准线。

    外立面控制:校核外立面柱子上的控制轴线,角度误差小于±5″,距离误差小于±2mm。用经纬仪将主要控制线投测到外墙上;再校核首层高程传递点,误差在±1mm以内,引测到外墙各层1000处弹通线,作为外墙施工的控制线。

1.1.5  沉降观测

1.1.5.1   水准基点和沉降观测点埋设

    水准基点:采用施工水准点三个,高程采用相对高程。沉降观测点:按照设计要求布设沉降观测点,编号依设计图为准,沉降观测点的埋设用Ф20圆钢制作,并与柱子或墙梁的钢筋焊接牢。

1.1.5.2   外业观测

    1、观测等级

    因本工程为高层建筑工程,是比较重要的建筑,故观测等级选为《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要求的二等垂直位移监测。

    2、施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方法:闭合环法。仪器:DZS1水准仪,专用因瓦水准尺。

    3、观测限差

    环线闭合差±0.6mm(根号n),视距不大于50米,每站前后视距差不大于1.0米,累积视距差不大于3.0米,同一测站不得两次调焦,基本分划与辅助分划读数差不大于0.5毫米,基本分划和辅助分划所测高差之差不大于0.7毫米。

    4、观测周期及观测次数

    按荷载阶段确定周期,当地下室施工完立即进行首次观测,对于首次观测,按二等精度往返观测经条件平差后作为首次高程,以后每施工完三个结构层观测一次,直至结构施工完。砌体施工阶段观测二次,装修阶段观测一次,交工时观测一次,交工时将观测点位移交业主基建部门。每次观测完毕后,将观测略图、各点间高差、站数报监理。发现沉降异常时,增加观测次数并向监理和业主提出报告。

    5、观测工作的要求

    做到“四定”,即:定人员、定仪器和水准尺、定固定的水准点、按固定的方法和路线进行观测。

1.1.5.3   内业整理

    1、观测的记录和计算

    现场观测时,及时计算出高差、高差中数及环线闭合差,用条件平差法进行平差得各水准点的高程。(取值精确度为0.1毫米,并遵循四舍六入,逢五奇进偶不进的原则)。

    2、沉降量的计算

    及时计算出本次沉降量、沉降速率、累计沉降量等。

    3、成果整理

    包括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有沉降点位置及编号),观测点沉降量曲线图(含荷载、时间)和沉降量一览表、沉降分析报告等。沉降观测结果一式三份,业主、监理、施工方各一份。

1.1.6  施工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为了确保施工测量成果精度满足设计和建设单位要求,确保创优工程的实现,施工测量建立如下保证制度:

    1、建立施工测量小组

    应由45人组成,由总工程师牵头,测量工程师直接负责,测量技术员负责现场并且指导具体实施。保证测量小组工作有力,保质保量,高效完成各项测量工作。

    2、建立测量管理制度

    设置施工测量管理机构;测量成果及资料的管理制度;自检复核及验线制度;仪器操作及安全作业制度;仪器检校及维护管理制度。

    3、对施工测量记录的基本要求

    测量记录应原始真实,数字准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记录手薄使用规定表格,表中项目记录完整。记录应在现场随测随记,不准转抄。记录中数字的取位应一致并符合规范要求,并反映观测精度。现场勾绘记录中的草图,并标注清楚、详细。测量中的各种记录,计算手簿应妥善保管,工程结束后统一归档。

    4、对施工测量计算的要求

    施工测量的各种计算依据可靠,方法正确,计算有序,步步校核,结果准确可靠。计算之前对各种外业记录计算进行检核,严防测错、记错或超限出现。计算中做到步步校核,校核的方法可采用复算校核,对算校核,总和校核,几何条件校核和改变计算方法校核。计算中的数字取位,应符合测量规范要求并与观测精度相适应,并遵守数字的“四舍六入,逢五奇进偶不进”的取舍原则。

    5、先进、高精度的测量仪器

    计划用于本工程的精密仪器有:

    激光铅直仪1台,型号DZJ3,望远镜倍率:25*,最短视距:1.0m、光斑直径:5mm/100m,同轴误差:≤5'',标准偏差:1/40000

    水准仪:S1一台,用于高程控制网的建立。S3二台,用于日常施工测量。

    精密经纬仪1台:型号:DJ21,用于日常轴线投测和放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