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砌筑工程
5.1砌体工程质量控制的相关标准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范》JGJ/T13;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体建筑技术规程》JGJ/T14;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70;
《粉煤灰在混凝土及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
《烧结普通砖》GB5101;
《烧结多孔钻》GB13544;
《蒸压灰砂砖》GB11945;
《粉煤灰砖》JC239;
《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GB13545;
《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8239;
《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15229;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11968;
《建筑生石灰》JC/T479;
《建筑生石灰粉》JC/T480;
《混凝土拌合用水》JGJ63;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砂浆》JC860;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灌孔混凝土》JC861。
5.2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对砌筑工质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5.2.1对材料质量的要求
砌体工程所用的材料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块材、水泥、钢筋、外加剂等尚应有材料的主要性能的进场复验报告。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材料。
--在砌体工程中,应用合格的材料才可能砌筑出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原材料的产品证书和产品性能检测报告是工程质量评定中质量保证资料之一。
--对砌体质量有显著影响的块材、水泥、钢筋、外加剂等主要材料应进行性能的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时,其产品龄期应超过28d。
空心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的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抛掷和倾倒。进场后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整齐,堆置高度不宜超过2m。加气混凝土砌块应防止雨淋。
填充墙砌体砌筑前块材应提前2d浇水湿润。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应向砌筑面适量浇水。
用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墙体时,墙底部应砌烧结普通砖或多孔砖,或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或现浇混凝土坎台等,其高度不宜小于200mm。
5.2.2放线精度的规定
砌筑基础前,应校核放线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
5.2.3砌筑顺序规定
基底标高不同时,应从低处砌起,并应由高处向低处搭砌。当设计无要求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基础扩大部分的高度。
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当不能同时砌筑时,应按规定留槎、接槎。
5.2.4留置临时洞口的规定
在墙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1m。
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的地区建筑物的临时施工洞口位置,应会同设计单位确定。
临时施工洞口应做好补砌。
5.2.5墙体设置脚手眼的规定
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120mm厚墙、料石清水墙和独立柱;过梁上与过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石砌体为300mm)和转角处450mm(石砌体为600mm)范围内;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
5.2.6脚手眼补砌的规定
施工脚手眼补砌时,灰缝应填满砂浆,不得用于砖填塞。
5.2.7洞口、沟槽的设置规定
设计要求的洞口、管道、沟槽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未经设计同意,不得打凿墙体和在墙体上开凿水平沟槽。
宽度超过300mm的洞口上部,应设置过梁。
5.2.8允许自由高度的规定
尚未施工楼板或屋面的墙或柱,当可能遇到大风时,其允许自由高度不得超过规定。如超过限值时,必须采用临时支撑等有效措施。
5.2.9砌体顶面的处理规定
搁置预制梁、板的砌体顶面应找平,安装时应座浆。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采用1:2.5的水泥砂浆。
--预制梁、板与砌体顶面接触不紧密不仅对梁、板、砌体受力不利,而且还对房顶抹灰和地面施工带来不利影响。
--搁置预制梁、板时,忽略砌体顶面找平和座浆,致使梁、板与砌体受力不均匀;
--安装的预制板不平整和不平稳,而出现板缝处的裂纹,加大找平层的厚度。
5.2.10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
由于砌体施工存在大量的人工操作过程,所以,砌体结构的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因素。施工过程对砌体结构质量的影响直接表现在砌体的强度上。在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中,材料的强度设计值系由材料标准值除以材料性能分项系数确定,而材料性能分项系数与材料质量和施工水平相关。在国际标准中,施工水平按质量监督人员、砂浆强度试验及搅拌、砌体工人技术熟练程度等情况分为三级,材料性能分项系数也相应取为不同的三个数值。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对砌体强度设计值的规定,也考虑了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而取不同的数值。砌体结构的设计规范与施工规范协调一致,配套使用。
砂浆的施工质量,可分为“优良”、“一般”和“差”三个等级,强度离散性分别对应为“离散性小”、“离散性较小”和“离散性大”。
5.2.11对于配筋的有关要求
设置在潮湿环境或有化学侵蚀性介质的环境中的砌体灰缝内的钢筋应采取防腐措施。
--根据国际标准《配筋砌体结构设计规范》ISO9652-3的规定,从建筑物的耐久性考虑,应对砌体灰缝内设置的钢筋采取防腐措施,并且规定了不同使用环境下的方法。
--我国在砌体结构的设计规范中没有这方面的规定,所以只做了一般的要求。
5.2.12楼面堆载的规定
砌体施工时,楼面和屋面堆载不得超过楼板的允许荷载值。施工层进料口楼板下,宜采取临时加撑措施。
在楼面上砌筑施工时,常发生超载现象:集中卸料造成超载;抢进度或遇停电时,提前集中备料造成超载;采用井架或门架上料时,吊篮停置位置偏高,接料平台倾斜有坎,运料车出吊篮后对进料口房间楼面产生较大的冲击荷载。超载常使楼板底产生裂缝,严重者会导致事故。
5.2.13分项工程的验收规定
分项工程的验收应在检验批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检验批的确定可根据施工段划分。
分项工程可由一个或若干检验批组成,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按楼层、施工段、变形缝等进行划分。
5.2.14检验批验收的规定
砌体工程检验批验收时,其主控项目应全部符合规范的规定;一般项目应有80%及以上的抽检处符合规范的规定,或偏差值在允许偏差范围以内。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中,在制定检验批抽样方案时,对生产方和使用方风险概率提出了明确的规定。结合砌体工程的实际情况,对主控项目即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应全部符合合格标准的规定,严于上述标准;而对一般项目即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特别是涉及安全性方面的施工质量不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允许有20%以内的抽查处超出验收条文合格标准的规定。
5.3砌筑工程基本质量要求
轴线准确;标高正确;材料合格;强度达标;配筋齐全;灰缝饱满;外表美观;
5.3.1配筋填充墙砌筑基本质量要求
钢筋的品种、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构造柱、芯柱、组合砌体构件、配筋砌体剪力墙构件的混凝土或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各类构件每一检验批砌体至少应做一组试块。
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马牙槎应先退后进,预留的拉结钢筋应位置正确,施工中不得任意弯折。钢筋竖向移位不应超过100mm,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尺寸不应超过300mm。钢筋竖向位移和马牙槎尺寸偏差每一构造柱不应超过2处。在弯折和平直复位时,应仔细操作,避免使埋入部分的钢筋产生松动。
设置在砌体水平灰缝内的钢筋,应居中置于灰缝中。水平灰缝厚度应大于钢筋直径4mm以上。砌体外露面砂浆保护层的厚度不应小于15mm。
设置在砌体灰缝内的钢筋的防腐保护应符合规范的规定。防腐涂料无漏刷(喷浸),无起皮脱落现象。
网状配筋砌体中,钢筋网及放置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
组合砖砌体构件,竖向受力钢筋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距砖砌体表面距离不应小于5mm;拉结筋两端应设弯钩,拉结筋及箍筋的位置应正确。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中,采用搭接头的受力钢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5d,且不应少于300mm。
填充墙砌体的拉结钢筋或网片的位置应与块体皮数相符合。拉结钢筋或网片应置于灰缝中,埋置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竖向位置偏差不应超过一皮高度。
填充墙应错缝搭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3;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90mm;竖向通缝不应大于2皮。
填充墙砌体的灰缝厚度和宽度应正确。空心砖、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砌体灰缝应为8-12m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及竖向灰缝宽度分别宜为15mm和20mm。
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墙砌完并应至少间隔7d后,再将其补砌挤紧。
5.3.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有关规定
GB50003-2001第6.2.10条 砌块砌体应分皮错缝搭砌,上下皮搭砌长度不得小于90mm。当搭砌长度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在水平灰缝内设置不少于2Φ4的焊接钢筋网片(横向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网片每端均应超过该垂直缝,长度不得小于300mm。
GB50003-2001第6.2.11条 砌块墙与后砌隔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400mm在水平灰缝内设置不少于 2Φ4,横筋间距不大于200mm的焊接钢筋网片。
5.4砌筑工程常见质量通病
未按配合比进行砂浆配料、墙面平整度及垂直度超差、砖不按规定湿水、拉接筋不按规定放置、砂浆饱满度未达标准要求、砌体组砌混乱、砂浆与砖粘结不良、墙体留置阴槎及接槎不良、拉接筋遗漏及长度不足、拉接筋严重锈蚀、严重通缝透亮、轴线偏移、附墙烟囱及垃圾道堵塞、墙体温度裂缝等。
5.4.1砂浆强度偏低、不稳定
砂浆强度对于砌体的施工质量影响极大,砂浆强度偏低会造成砌体强度降低;
砂浆强度偏低的主要原因:
--计量不准,或不按配合比计量;
--水泥等材料质量低劣;
--砂浆搅拌不均匀;
--砂浆搅拌后存放时间过长;
砂浆强度指标:标准养护的28天强度试块
砂浆材料配合比不准确,是砂浆达不到设计强度等级和砂浆强度离散性大的主要原因。
砌筑砂浆的配合比是按体积进行计量,水泥因操作方法不同其密度变化范围为980-1200kg/m3,砂因含水量不同其密度变化幅度可达20%以上。
根据试验室试验,重量计量和体积计量的强度变异系数分别为0.86%-15.8%和2.51-27.9%。如在施工现场,这种差异将更大。因此,砂浆现场拌制时,各组分材料应用重量计量,以确保砂浆的强度和均匀性。
砌筑砂浆试块强度验收
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的最小一组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的0.75倍。
砌筑砂浆的验收批,同一类型、强度等级的砂浆试块应不少于3组。当同一验收批只有一组试块时,该组试块抗压强度的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砂浆强度应以标准养护,龄期为28d的试块抗压试验结果为准。
砌筑砂浆强度试块取样规定
抽检数量:每一检验批且不超过250m3砌体的各种类型及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抽检一次。
检验方法:在砂浆搅拌机出料口随机取样制作砂浆试块(同盘砂浆只应制作一组试块)
砂浆试块标准养护:
--水泥砂浆:温度20±3℃,相对湿度90%以上;
--水泥混合砂浆:温度20±3℃,相对湿度60-80%;
标准养护28天后,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出具报告单。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
当施工中或验收时出现下列情况,可采用现场检验方法对砂浆和砌体强度进行原位检测或取样检测,并判定其强度:
--砂浆试块缺乏代表性或试块数量不足;
--对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有怀疑或有争议;
--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主要预防措施
控制水泥、砂、混合材、外加剂等材料质量;
加强配料计量,控制砂浆强度离散性;
控制砂浆搅拌时间,确保均匀,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不少于2分钟,掺用外加剂的砂浆不少于3分钟,掺用有机塑化剂的砂浆为3-5分钟;
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的存放时间不超过3小时和4小时,夏季施工气温超过30℃时,分别不超过2小时和3小时;
5.4.2砂浆和易性差,沉底结硬
砂浆和易性差主要是砂浆稠度和保水性不合规定,容易产生沉淀和泌水现象,铺摊和挤浆较为困难,影响砌筑质量,降低砂浆与砖的粘结力。
砂浆和易性差的主要原因:
--砂浆中的胶结材料数量不足;
--砂子过细,造成包裹砂子的水泥浆不足;
--一次拌制过多,存放时间过长;
砂浆和易性指标:砂浆稠度、砂浆分层度
主要预防措施:增加砂浆中的胶结材料数量,不使用高强水泥配制低强度的水泥砂浆;严格计量,按照配合比进行搅拌;控制混合材料、塑化材料的质量和掺量;加强砂浆拌制计划性,随拌随用;灰桶中的砂浆经常翻拌、清底,防止沉底;
5.4.3砌体组砌方法错误
现象:砌墙面出现数皮砖同缝(通缝、直缝),里外两张皮,砖柱采用包心法砌筑,里外皮砖层互不相咬,梁底填充墙砌筑一次到顶,板底填充墙砌筑不留空隙(造成负弯矩)。
危害:影响砌体强度,降低结构整体性。
主要原因:操作技术低,交底不清楚
主要预防措施:加强技术交底,合理选择组砌形式(一顺一丁、梅花丁、三顺一丁),梁底顶砖应沉降数日后用斜砖塞紧;加强技术培训,掌握操作技能;严格按交底要求进行砌体施工;缺损砖应分散使用,少用半砖,禁用碎砖;加强施工过程巡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4.4清水墙面不美观
主要现象:
--墙面灰缝不平直,游丁走缝;
--水平灰缝弯曲不平直,灰缝厚度不一致;墙面凹凸不平;
--垂直灰缝歪斜,灰缝宽窄不匀;
--丁不压中(丁砖未压在顺砖中部);
--出现“螺丝”墙;
主要预防措施
砌前应摆底,根据砖的实际尺寸对灰缝进行调整;
采用皮数杆拉线砌筑,以砖的小面跟线,拉线长度(15~20m)超长时,应加腰线;
每隔一定距离应弹墨线找齐竖缝,墨线用线锤引测;
施工前选砖,保证砖的外形美观;
5.4.5墙体留槎错误
现象:砌墙时随意留直槎,甚至是阴槎,构造柱马牙槎不标准,槎口以砖渣填砌,接槎砂浆填塞不严
危害:影响接槎部位砌体强度,降低结构整体性。
主要预防措施
施工方案应对留槎作统一考虑,严格按规范要求留槎,留槎部位增加拉结钢筋;
加强交底,明确留槎方式;
外墙大角同步砌筑,不宜留槎;
施工洞口留槎应进行保护,防止碰撞;
接槎时注意砂浆饱满,灰缝平直;
构造柱留马牙槎应先退后进;
5.4.6拉结钢筋遗漏及错误
现象:构造柱及接槎的水平拉结钢筋未按规定布置;墙体拉结钢筋间距和长度不符合规范要求;砖缝砂浆不饱满,配筋年久易锈;
危害:影响砌体整体性,结构整体性差;
一般要求(GB50203第8.1.3条):设置在砌体水平灰缝中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宜小于50d,且其水平或垂直弯折段的长度不宜小于20d和150mm;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5d。
主要预防措施
拉结筋设置应作为隐蔽验收项目对待,加强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
施工中,对所砌部位需要的配筋应一次备齐,以备检查有无遗漏;
框架结构不易留设拉结钢筋时,可以采取植筋方法施工;
施工中加强巡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4.7砌块墙体裂缝
现象:砌块墙体易产生沿楼板的水平裂缝,底层窗台中部竖向裂缝,顶层两端角部阶梯形裂缝以及砌块周边裂缝等。
原因:砌体自身收缩、地基不均匀下沉
主要预防措施:砌块出池后应有28天以上的静置时间,以充分收缩;清除砌块表面脱模剂及粉尘,提高粘接力;采用粘结力强、和易性好的砂浆砌筑,控制铺灰长度和灰缝厚度;设置构造柱、圈梁、伸缩缝;在温度、收缩比较敏感的部位局部配置水平钢筋。
5.4.8墙面渗水
现象:墙面以及门窗框四周出现渗水、漏水现象。
危害: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原因:砌筑砂浆不饱满,砌体裂缝,墙体与门窗框之间缝隙处理错误,脚手眼封堵不严密。
主要预防措施:认真检验砌块质量,特别是抗渗性能;加强灰缝砂浆饱满度控制;脚手眼封堵必须严密;杜绝墙体裂缝;门窗框周边嵌缝应在墙面抹灰前进行,而且要待固定门窗框铁脚的砂浆(或细石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
5.4.9砌筑超高
现象:砖混结构层高实际高度与设计高度的偏差超过允许偏差;大风天气中一次性砌筑过高。
主要预防措施:砌筑前应根据砌块、梁、板的尺寸和规格,计算砌筑皮数,绘制皮数杆;砌筑时控制好每皮砌块的砌筑高度;控制铺灰厚度和长度;原楼地面的标高误差,在砌筑灰缝或圈梁、楼板找平层的允许误差内逐皮调整;根据天气情况,控制砌筑高度;
5.4.10墙体脚手眼设置与补砌
现象:墙体砌筑过程中,留设脚手眼位置错误;脚手眼补砌砂浆不密实。
危害:墙体留设脚手眼会对砌体的整体性会带来不利影响;脚手眼补砌的质量涉及到砌体结构的整体性和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预防:提前设计脚手眼位置,脚手眼补砌确保砂浆密实。
评论一下吧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