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临时钢梁坍塌事故说成“破坏性试验”是极不成熟的表现,因为不管此说或真或假,都将置自己于一个越缠越紧的道德困境之中。
5日上午,合肥市在建的包河大道高架桥正在搭建的临时钢梁突然发生坍塌,多名工人受伤。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在新闻发布会上称,这只是按照施工计划进行的一次破坏性试验,仅造成一名路过的工人轻微擦伤。
好一个“破坏性试验”,这个试验也忒逼真了吧?把活生生的工人也当作“群众演员”纳入“试验”之中,结果造成数人受伤!要说是试验,这恐怕是史上最认真、最昂贵的 “破坏性试验”了。
昔有“临时性强奸”、“试探性自杀”,今见“破坏性试验”,“始作俑者,其无后乎”。面对突发事件,一些人总喜欢用冷僻的专业术语来解释,筑起信息墙垒,提高信息获取成本,阻止公众寻求真相。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只要背离事实真相,再周密的说辞在公众的无穷智慧面前,也难免要露出破绽。
把临时钢梁坍塌事故说成“破坏性试验”是极不成熟的表现,因为不管此说或真或假,都将置自己于一个越缠越紧的道德困境之中。若真是“按照施工计划进行的一次破坏性试验”,那么,在工人受伤的事实面前,面对草菅人命的指责,你们又作何解释?结果可能为圆一个谎言,还要再说N个谎言,在错误的轨道上越滑越远。若为假,睁着眼睛说瞎话,颠倒黑白糊弄人,公众更不能原谅。
其不成熟还表现为,临时钢梁坍塌属于偶发安全事故,只要当地有关部门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严格遵照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做好善后工作,公众也不会特别关注,风波很快就会平息。而一旦有了荒诞不经的细节,或一个公众闻所未闻的新词,就容易成为公众炮轰的靶子,事件的传播效果也因此放量扩大。树欲静而风不止,难道是你们想看到的局面?
没有最雷,只有更雷。不知何时起,一些部门面对社会事件的回应,其“想象力”之丰富,“创造力”之澎湃,已严重脱离公众的基本认知和社会常识,且越来越没有底线。一旦出现丑闻,涉事部门的第一反应就是否认,为自己洗脱干系,再就是千方百计找借口,先把责任推出去再说。再离奇的事件,他们都能找到自认为“合理”的解释,即便把黑说成白,也有一百个“黑白变”的理由,而无须照顾公众的智商。最近的许多事件,如上访村官离奇浮尸河中成“自杀”、村镇干部与未成年少女发生性关系成“嫖宿”、某国企拥有“路虎”豪华车队说成适应“沙漠环境”、政府采购“天价内存条”说是“特殊需要”……皆因解释漏洞百出,难获公众信任。
一位先哲说过,“你可以在某些时候,欺骗所有的人,也可以在所有时候,欺骗某些人。但是,不能在所有时候,欺骗所有的人。”谎言总会有被揭穿的那一天,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乐此不疲?除了法治不彰、有法不依之痼疾,还与说谎的低成本甚至“零成本”有关。君不见,即使谎言被公众揭穿,相关部门顶多就是承认“不妥”,道个歉、改个口,打个马虎眼就过去了,鲜见说谎者受到党纪国法严惩。说谎的收益大过成本,谎言就无从追堵,相信下次事故仍会有雷人的新词涌现。
评论一下吧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