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保证制度》严格的说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不属于资料内业,但是因为每个工程已开通就需要制定这个制度,做为质检员的一项工作内容,也是质量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放到“资料内业”里面来了。质量保证制度,实际上就是从人、机、料、法、环等多个角度来考虑,针对容易出现问题的方面,制定各项针对性的制度,来预防质量事故的发生。
常见的质量保证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我列举的主要是我们企业内部的):1、技术交底制度;2、材料进场检验制度;3、样板引路制度;4、质量一票否决制度;5、 施工挂牌制度;6、 成品保护制度;7、计量管理制度;8、混凝土浇筑责任人会签制度;9、 严格执行验收程序;10、 质量文件记录制度;11、 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12、 竣工服务承诺制度。
详细内容如下:
1 技术交底制度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审批后发放给现场施工员、质量员,并针对重难点及注意事项进行交底;施工员在熟悉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方案、技术交底的基础上,对班组长及工人进行施工流程、操作工艺及重点控制部位等进行交底;班组长把交底内容贯彻到班组工人。交底时间要求每分项、每个工区、每月不得少于一次,同时对特殊工序项目要求要有针对性且操作性较强的交底记录。
2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本工程的钢筋、水泥和砼等各类材料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并根据国家规范要求分批量进行抽检,抽检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准使用,因使用不合格材料,而造成的质量事故的,要追究验收人员的责任。
3样板引路制度
施工操作注重工序的优化、工艺的改进和工序的标准化操作,通过不断探索,积累必要的管理和操作经验, 提高工艺的操作水平,确保工序质量。每个分项工程(特别是量大面广的分项工程)都要在施工前做出样板,包括样板墙、样板间、样板件等,待确认操作工艺、操作方法后统一操作要求,方可以大面积展开施工。
4质量一票否决制度
对不合格的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必须进行返工。有关责任人员要针对出现不合格品的原因采取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5施工挂牌制度
主要工种如钢筋、混凝土、模板、砌砖、抹灰等,施工过程中在现场实行挂牌制,注明管理者、操作者、施工日期,并做相应的图文记录,作为重要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资料保存。因现场不按规范、规程施工而造成质量事故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6成品保护制度
应当象重视工序的操作一样重视成品的保护。项目管理人员将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减少工序的交叉作业。上下工序之间应做好交接工作,并做好记录。如下道工序的施工可能对上道工序的成品造成影响时,应征得上道工序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同意,并避免破坏和污染,否则造成的损失由下道工序操作者及管理人员负责。
7计量管理制度
项目部配备一名专职试验员及必备的试验器具,及时进行现场取样和试验检测。
遵照国家各项计量法规,对计量器具的购买、验收、使用、校核、送检、报废进行严格的程序控制。保证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和完好率,建立完备的计量档案,推行计量标准化,从计量管理的途径确保质量效果。
8混凝土浇筑责任人会签制度
工区负责工长在监理验收合格后,组织填写混凝土浇筑责任人会签单,确认浇筑部位各项施工尤其是专业分包施工已完毕并验收合格。实验员确认浇筑部位所使用的各种原材均复检合格、混凝土开盘鉴定合格、已做好制作混凝土试块准备;安装负责人确认浇筑部位安装施工已完毕,并经监理验收合格;钢结构负责人确认浇筑部位钢结构施工已完毕,并经监理验收合格;技术负责人确认浇筑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符合要求、各项设计变更已及时下达;工区负责工长确认浇筑部位各项施工已完毕;质量员确认浇筑部位各项施工已完毕,并全部验收合格,且混凝土强度等级符合要求,同意浇筑。
9严格执行验收程序
每道工序完成,班组自检合格后报主管工长检查,主管工长检查合格后报质量员检查,质检员检查验收合格后填写报验单,向监理工程师报验,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在工序验收未通过时,工长、质量员应就存在的问题下发工程质量整改通知单,并限期整改完毕,整改完成后签发人应在整改回复后进行验收。
10质量文件记录制度
质量记录是质量责任追溯的依据,应力求真实和详尽。各类现场操作记录及材料试验记录、质量检验记录和质量验收记录等要妥善保管,特别是各类工序接口的处理,应详细记录当时的情况,理清各方责任。
11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
项目所有管理人员及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如电焊工、电工、起重工、防水工、登高架工等)应经过业务知识技能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
12竣工服务承诺制度
工程竣工后,与业主协商,在建筑物醒目位置镶嵌标牌,注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开竣工的日期,这是一种纪念,更是一种承诺。公司主动做好用户回访工作,按合同约定履行工程保修服务。
评论一下吧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