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规范修订的背景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的编写工作于1986年开始,经历了调研、统计、实验研究、结构分析、总结和讨论后,于1993年定稿上报,2001年修改后批准实施。
规范使用期内国家的建设规模、建筑工地的安全管理和脚手架使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规范内容应适应变化。
和本规范配套的相关规范在内容作了修订,使本规范在内容上应作出修改,和相关规范协调。
施工现场高大支架和模板工程数量增多,事故频发。在技术上亟待给予指导和规范。
2005年开始对《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规范的修订工作。
二、 本次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
1、修订了钢管规格。取消φ51×3.0钢管;为符合《焊接钢管尺寸及单位长度重量》(GB/T 21835-2008)的规定,将原标准中φ48×3.5的脚手架用钢管改为φ48.3×3.6。
2、对钢管壁厚的下差更严格。将原规定壁厚下差限值为
3、双管立杆脚手架的经济性不好,在施工现场已经很少使用,本次修订中予以取消。
4、脚手架柔性连墙件的做法粗糙,可靠性差,不符合安全要求,本次修订中予以取消。
5、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内容统一。将作用于脚手架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公式形式由:wk=0.7μz·μs·w0(w0取n=50)修改为: wk=μz·μs·w0(w0取n=10)。
6、将荷载效应组合表中的可变荷载组合系数由0.85提高为0.9。
7、将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由单排架取3kN改为2kN,双排架取5kN改为3kN ;
表4.3.1 荷载效应组合
计算项目 |
荷载效应组合 |
纵向、横向水平杆强度与变形 |
永久荷载+施工荷载 |
脚手架立杆地基承载力 型钢悬挑梁的强度、稳定与变形 |
1永久荷载+施工荷载 |
2永久荷载+0.9(施工荷载+风荷载) |
|
立杆稳定 |
1永久荷载+可变荷载(不含风荷载) |
2永久荷载+0.9(可不荷载+风荷载) |
|
连墙件强度与稳定 |
单排架,风荷载+2.0 kN 双排架,风荷载+3.0kN |
8、根据施工现场脚手架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的安全管理规定,此次修订内容中弱化了开敞式脚手架,对常用脚手架的允许搭设高度做了调整。
常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式双排脚手架的设计尺寸(m)
连墙件设置 |
立杆 横距 lb |
步距 h |
下列荷载时的立杆纵距la(m) |
脚手架允许搭设高度[H] |
|||
2+0.35 (kN/m2) |
2+2+2×0.35 (kN/m2) |
3+0.35 (kN/m2) |
3+2+2×0.35 (kN/m2) |
||||
二步三跨 |
1.05 |
1.5 |
2.0 |
1.5 |
1.5 |
1.5 |
50 |
1.80 |
1.8 |
1.5 |
1.5 |
1.5 |
32 |
||
1.30 |
1.5 |
1.8 |
1.5 |
1.5 |
1.5 |
50 |
|
1.80 |
1.8 |
1.2 |
1.5 |
1.2 |
30 |
||
1.55 |
1.5 |
1.8 |
1.5 |
1.5 |
1.5 |
38 |
|
1.80 |
1.8 |
1.2 |
1.5 |
1.2 |
22 |
||
三步三跨 |
1.05 |
1.5 |
2.0 |
1.5 |
1.5 |
1.5 |
43 |
1.80 |
1.8 |
1.2 |
1.5 |
1.2 |
24 |
||
1.30 |
1.5 |
1.8 |
1.5 |
1.5 |
1.2 |
30 |
|
1.80 |
1.8 |
1.2 |
1.5 |
1.2 |
17 |
注:1、表中所示2+2+2×0.35(kN/m2),包括下列荷载: 2+2(kN/m2)为二层装修作业层施工荷载标准值;2×0.35(kN/m2)为二层作业层脚手板自重荷载标准值。
2、作业层横向水平杆间距,应按不大于la/2设置。
3、地面粗糙度为B类,基本风压Wo =0.4kN/m2 。
9、增加了悬挑脚手架挑梁结构及其锚固的构造和计算内容。
10、补充了与满堂脚手架和满堂支撑架相关的内容。包括结构体系、构造要求、荷载取值、设计计算等。规范中将此类支架体系划分为满堂脚手架(顶部荷载通过纵、横向水平杆传至立杆)和满堂支撑架(顶部荷载通过立杆顶端的可调顶撑传至立杆)二种体系。满堂支撑架根据剪刀撑的间距(
评论一下吧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