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成品保护 

    5.1  要保证钢筋、预埋件、预埋螺栓、孔洞和线管的位置正确,不得撞碰。

    5.2  不得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准在吊帮的模板上支搭脚手板,保证模板的牢固和严密。

    5.3  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模。

    5.4  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上时,方可在其上来往行走和进行上部施工。

    5.5  在混凝土运输时,应保护好设备管线、门口预留孔洞,不得碰撞损坏。

    5.6  较大的设备基础超过相邻建筑物基础深度时,应有妥善的保护措施或方案。

    5.7  基础内应根据设计要求预留孔洞,安装螺栓、预埋件均不得遗漏。以避免后剔凿基础混凝土。

    5.8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配备足够的照明,防止混凝土配合比过磅         

不准,防止碰撞各种管线、模板、预埋件等及现场设施等。

    5.9  冬期施工时,混凝土表面应覆盖保温材料,防止混凝土受冻。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混凝土不密实:由于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吊帮模板根部砂浆涌出等原因,造成蜂窝、麻面或孔洞;拆模过早,混凝土浆粘在模板上,也会造成麻面。

    6.2  混凝土表面不平、标高不准、尺寸增大:由于水平标志线或小木橛不准,操作时未认真找平,混凝土多铺过厚、少铺过薄等原因造成。

    6.3  基础轴线位移,螺栓孔洞,隔板位移:主要是预埋件固定措施不当,或浇筑混凝土时碰撞、振捣棒插入不准而造成。

    6.4  露筋:钢筋的垫块漏放或位移,钢筋紧贴模板或振捣不实、漏振,均会造成露筋。

    6.5  缝隙夹渣:施工缝处混凝土结合不好有杂物,主要是未认真清理施工缝所致。

    6.6  不规则裂缝:基础过大,内部由于水化热产生温度应力,上下层混凝土结合不好,养护不够,或过早拆模等原因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