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建筑物维修、加固前应进行可靠性鉴定,即对建筑物的作用、结构抗力及相互关系进行测定、检查、试验、分析和判断,为建筑物维修改造的设计、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并结合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正确选择结构加固形式,既要经济合理,又要保证加固工程的安全可靠。



1 工程概述



1.1 工程概况



  某住宅建筑建设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原为三层砖混结构,10年后加至四层,局部五层,建筑面积1600m2,基础为浆砌毛石条基,横墙承重,内外墙厚均为240mm,1-3层采用红砖砌筑,4—5层墙体采用红砖和混凝土小型砌块混合砌筑,楼层面板结构均为预制圆孔板。

  该建筑使用至今已近有20年,又增加两层,现外阳台有明显倾斜现象,2007年经危房鉴定办鉴定为危房,若拆除整栋楼,根据现规划要求将不能在原位建造,决定对该房屋进行加固、装修改造,在加固前须对该房物进行检测鉴定,明确其危险部位及危险程度。



1.2  房屋检测分析



  通过检测鉴定该建筑物是否危房,查明是否存在结构安全隐患,确定安全隐患性质、部位,提供初步处理参数。

  整栋房屋的安全鉴定等级为Csu级,根据检测结果对相。应部位应采取加固处理措施;按业主要求:剪了立面美观,增设门厅,加大厕所;加固处理完后再进行室内外装修。



2 建筑结构下部加固施工处理



  本工程中砖混结构房屋基础采用浆砌毛石条形基础,持力层为硬塑粘土,fak=210kPa,⑦、⑧轴线处基底平均压力大于地基承载力持征值,厕所加宽、墙体加固后荷载有所增加,原基础底面宽度为0.64m,基础底面竖向力值Fk>205kN,经计算加宽宽度不应小于0.2cm。考虑到新加部分碱基础不易与原毛石基础锚固,采用抬梁法。

  基础加宽技术适用于既有建(构)筑物的地基承载力或基础面积尺寸不满足设计要求时的加固。基础加宽的费用较低,施工也较方便,有条件时应优先考虑,除非周围场地限制或基础埋置深,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要开挖大量土石方,直接导致加固费用增加等原因不宜采用此技术。基础加宽应重视加宽部分与原有基础部分的连接,对刚性基础加宽后应满足刚性角要求,对柔性基础应满足抗弯要求。

  当既有建(构)筑物的基础产生裂缝或基底面积不足,可用混凝土套或钢筋馄凝土套加大基础。基础底面积扩大对原基础的抗冲切和底板的抗弯是不利的。即使原基础的抗冲切承载力和底板抗弯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基础底面积扩大后也需要重新复核。如果复核结果不满足要求,则需要在增加底面积的同时增加截面高度。



2.1 加宽形式



2.1.1 当原条形基础承受中心荷载时,可双面加宽;

2.1.2 单独柱基,可沿基础底面四边扩大加固;

2.1.3 原基础受偏心荷载或受相邻建(构)筑物基础条件限制时,沉降缝处的基础或为不影响室内工作使用时可用单面加宽基础方法。



2.2 加固施工主要工艺



2.2.1 为使新旧基础连接牢固,在灌注混凝土前应将原基础凿毛刷洗干净,再涂一层高强度水泥浆或涂混凝土界面剂,沿基础高度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锚固钢筋。当采用钢筋混凝土套加固时,加宽部分的主筋应与原基础内主筋相焊接;也可在墙脚或圈梁钻孔穿钢筋,再用环氧树脂填满,穿孔钢筋必须与加固筋焊牢。

2.2.2  对加套的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的加宽部分,其地基上铺设的垫料及其厚度应与原基础垫层的材料和厚度一致,使加套后的基础与原基础的基底标高和应力扩散条件相同和变形协调。

2.2.3 对加宽部分基础应按长度1.5—2.0m划分成许多单独区段,分别进行分批、分段、间隔施工,绝不能在基础全长范围挖成连续的坑槽和使全长范围地基土暴露过大,以免导致地基土浸泡软化,使基础产生很大的不均匀沉降。